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VC/PE共投资了210家医疗健康企业,为2008年以来最高。
三、无创产前诊断引领基因测序行业发展。一、基因测序产业链分为:仪器、试剂、服务。
仪器与试剂属国家药监局审批,开展技术服务需要通过卫计委审批。申报门槛的限定一定程度上重新整顿清理了基因检测行业。国内基因芯片主要公司有北京博奥生物、珠海赛乐奇生物、上海百傲科技和宏灏基因健康创业新方向:构建营养师与家长孩子的交流平台 2014-07-04 06:00 · GaryGan 几年前,肥胖问题深深地困扰美国人,而如今肥胖问题也渐渐转移至中国的95后及00后小孩。然而对于如何做到既维持了身体每日需要的平衡,又能不导致发胖或偏瘦,中国家庭对卡路里这种虚的概念认识不清,也导致了营养师与家长及孩子出现了越来越深的communication gap。
其实要做这样的平台也很简单,沙盘模拟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营养师、家长以及孩子分配各自的角色,通过这个过程使家长和孩子从客观食物(如一碗米饭、一杯牛奶)认识其中各自营养素所占的比例及提供的热量,记录其通过营养师、家长的行为给孩子的饮食行为造成的近期变化及远期影响。当你年少轻狂时,你是否因与父母存在观念差别时而抱怨communication gap(交流障碍),即我们熟知的代沟。这一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医疗产业巨大的价值。
而企业制医院、社会资本类医院却对复星医药充满了喜爱,复星有钱、有东西还有思路,我给他60%股份,原来一年赚1000万,扩大规模后分成还能3000万,很划算。陈启宇介绍,这也恰恰是复星医药的优势,如复星医药诊断推出的基于生化平台的肿瘤化疗药物血药浓度检测产品。在业内来看,这是一家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未来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千年资本合伙人分析,或许快速冲上千亿值的会是这两个大玩家。
据业内人士透露,复星医药去年已经对央企属性的3000多家医院进行了摸底,将会积极参与这类医院的改制。如果想突出重围,首先要解决的是高端医疗人才和资金。
据卫生计生委方面消息,今年新增的700个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和全国每个省份都要有1个改革试点城市的工作已经布置下去,深化改革正在进行。这一短缺的服务能力成为复星医药进攻的动力。复星医药也终将能吃到几只公立螃蟹。将来我们和公立医院会在服务导向上、商业医疗保险对接上错位发展。
产业融通中另一个优势是采购,如血透,首先血透病人用药的大头E-PO复星医药自己已经有了,然后便是血透耗材领域,如果将来1家医院50台血透和10家医院每家医院100个血透联合采购成本就会大幅下降。这背后也有国际竞争的理念。新药的陆续上市与去年收入囊中的肿瘤医院属性已经实现吻合。或许是复星本身资本的属性因素,与民营资本打起交道知己知彼。
目前中国的医疗行业创新能力已经在培育过程中,这个爆发点可能是在三到五年的时候,也就是2018年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品会是极具爆发期。复星医药正好可以满足其需求。
服务量的上升便会催生医疗机构数量的变化,且随着公立医院实行零差价售药去除以药养医弊病,亏损部分地方财政难以也不愿补偿到位,重担迫使地方政府更加同意引入资本发展当地医疗。另依据医改目标,到2015年,扶持民营医院的的服务量达到20%,目前不到10%左右。
如佛山禅城医院,虽然已近千张床位,脊柱外科领域属地方较为专业且技术较好的医院,年门诊量200多万,已是良性运转的盈利医院。我觉得这一轮竞争中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因为行业领先的公司现在差不多基本上在80亿到100亿美元市值之间。资本的疯狂时下,或许到了医院收购的热潮期,北大医疗、中信医疗、华润医药、九鼎投资、红杉资本等等都在通过各种关系在全国各地广撒网,以并购、参股等不同形式布局医疗市场。千年资本合伙人认为,一个集团一年吃下5家左右的500张及以上床位医院,是良性循环。资本们嗅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气味。以复星现阶段的资本实力,或许如市场传言一口气吃下10家医院不成问题,但医院是一个特殊行业,要求的专业性较强,收购、管理架构理顺、薪酬制度、医务人员配备、科室重建、医院扩建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或许这时仅有资金还不够。
复星医药是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的公司,外界评价每年变卖收购的股权收益很稳定,公司有严格的规划和完备的管理手段。以医疗服务性质和市场来讲,千张床位的规模性综合医院在当地才会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且规模效应不断释放。
就现阶段医改深化进程来讲,政策鼓励各地在保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良性正常运转下,其余医院亏损难以负担时可实行改制。但未来在市场中会形成两极分化。
复星医药提供的是品牌效应、品牌优势。但如果想实现未来辐射珠三角50亿的医疗市场,在没有资金迅速扩张的时候,其未来依然存在较大变数。
在患者降低费用的同时,节约了大部分成本,还形成了规模效应。而现阶段的北大医疗正在公立医院并购上发力,当然器械、研发、国际化的并购也在加速。北京一家民营医院人士对经济观察报称,如果复星医药控股我,我也非常乐意。在今年两会时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委婉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称,我们看好这类医院。
目前复星医药总市值446.37亿元,北大医疗市值近300亿。复星医药的战略性覆盖医药健康产业链多个重要环节,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制药、药品分销及零售、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
陈启宇认为这不仅对资本是一个好故事,对患者更是好消息。关于复星医药的布局可以形容其为时代的跟随者,也可以形容为产业趋势的引领者。
据复星医药研发部人士透露,复星医药国际化已经走了第一步,在高端仿制药面向美国和欧洲市场的研发跟国内同步能力建立起来了,如缓控释制剂。复星医药今年战略布局瞄准的是二三线城市肿瘤领域的专科医院和500张以上床位的综合性医院。
我们没有只做一件事,我们是全产业链。在费用方面,常规的一个疗程下来需要10万左右,但我自己有药,能满足3000人的用药需求,我可以把用药成本砍掉一半,3000人的费用降到5万也好。随着目前的医疗改革,如果与2018年遥相呼应,届时或将形成一个自由的医疗市场。而通过自身体系内各类肿瘤患者的服务,复星医药同时也采集了大数据,为以后的肿瘤药物研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行业资本外,浙江做化工的一位老板手里拿着50亿支票开始游走上海请专业投行为其买医院。而现阶段相对于国外的高端地位,在国内,大部分民营医院无法与公立医院抗衡,甚至不少生存边缘的医院只能通过促销、减免等价格战来吸引患者。
随着新药的陆续上市,公司内不断地收购并入产业,复星医药千亿级征途已在路上。战略规划已经明朗,接下来便是数量的不断递增。
据复星医药规划,手里的医院都将打造成部分专科较强的综合性医院,如就在今年5月底,佛山禅城医院已与南洋肿瘤医院携手合作,开展院士肿瘤中心项目合作。就目前中国疾病发展情况来看,未来肿瘤是最大的市场,复星医药前几年已经在药品研发方面布局。